根據教育部規定,除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術學類和設計學類專業一般不組織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不再組織校考。并且,除上述規定的本科藝術院校外,文學編導類專業原則上均使用統考成績,高校不再單獨組織校考。其他藝術類專業校考原則上在學校所在地組織,確有必要在異地設立考點的,須經考點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同意,且校外考點數量最多不得超過5個。藝術類專業點設立不足4年的高校,凡省統考涉及的專業,一律不得組織校考,應直接使用省級統考成績。政策的出臺,讓在全國范圍內設置校考考點的高校數量大幅度減少。對于今年的錄取來說,必定導致文化成績和統考成績變得更加重要,多數考生最終要憑借聯考成績和文化成績來填報志愿和錄取大學。
今年共有177所省外高校在山東省4個考區設立考點,這一數字比去年的210所少了33所。具體到各個考區,濟南考區省外高校校考數從73所減少為68所。淄博考區從去年的58所減為50所。青島考區從去年的33所,減少到了26所。濰坊考區則從去年的46所變為今年的33所。“組織校考院校數量縮水,考生又想獲得更多的錄取機會,就引發了大量考生集中報名,使得多數高校校考報名人數較往年有所增加。”濰坊一家美術培訓機構負責人介紹。
在東明中學考點外,考生張璇正在整理隨身攜帶的器樂。“孩子報了十多個學校了,這半月的時間,四個考點不停地趕考,希望這一年的努力有個結果,順利拿專業合格證!”孩子的父親告訴記者。而美術考生李媛媛有些焦慮,她告訴記者,明年全國允許舉辦藝術校考的高校只剩45家,舉辦美術校考的就更少了,都使用省級統考成績,相對對于文化課的成績要求就更高了,“捷徑”就不好走了。
2020年使用統考成績后,獲益最大的無疑是考生,這不僅節省了學生的趕考時間、路程、花費等,學生的報考范圍也更廣了,還減輕了考生的壓力。但事情也有弊的一面,很多學校取消校考承認統考成績,可供選擇的學校變少了,通過校考考進高校的獨木橋也就變窄了。這樣的話,不管是選擇統考還是校考,對專業能力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