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我校召開民族學學科建設論證會。全國政協民宗委副主任周明甫、云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榮,我校副校長楊茲舉、民族學院行政負責人符玉梅、民族研究基地副研究員高澤強、教務處副處長鄭力喬等參加會議。中南民族大學副校長段超主持會議。

楊茲舉副校長對各位專家為我校民族學學科建設提出的建議表示感謝。他指出,各位專家不管是宏觀上的學術指導,還是微觀上操作的指導,都毫無保留地賜教。我校誕生于民族地區,根在民族地區,學校更名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我們的民族特色、民族傳統,它的發展是我校發展的推動力和加速劑,建設民族學學科是我們的責任、使命和擔當,我們有決心和信心做好這件事。
鄭力喬對我校民族學學科建設情況作了匯報。我校建校64年來與民族地區聯系緊密,致力于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民族地區培養了大量人才,形成了研究民族文化的專業化師資隊伍,近年來依托省級平臺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榮獲多項社科獎勵。符玉梅結合我校自身實際情況介紹說,我校的民族學科已經融入到服務社會之中。高澤強表示,我校民族基地多年承擔海南省少數民族“三月三”活動任務。近年來我校組織策劃撰寫黎族傳統文化,在民族學科建設方面我校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各位與會專家審閱了我校民族學學科建設的有關資料,集思廣益,建言獻策,結合我校實際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最后,專家組組長段超就“我校民族學科如何獲得更好的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一是把握好學科建設的原則,按照標準進行建設;二是結合自身的實際制定發展規劃;三是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四是充分認識民族學科建設的意義,確定其在學校的地位;五是明確學科的目標定位和方向定位。他同時強調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學科隊伍的整合、引進;二是完善學科平臺的建設;三是圍繞學科方向加強學科研究;四是加強學術交流;五是加強學科建設的組織領導保障和經費保障。

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國社科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社會研究室主任張繼焦、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文化遺產專業委員會主任劉芝鳳、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趙麗明、北京聯合大學歷史系主任顧軍、云南大學教授楊國才等多名專家和我校部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