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
熟悉國內藝考和國外的藝術留學環境,10年教育行業工作經驗
校第七次黨代會將于9月28至30日召開,這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為全面展示各基層黨委、黨總支校第六次黨代會以來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彰顯各基層黨委、黨總支團結和帶領廣大師生砥礪奮進的精神面貌,進一步把全校師生的力量凝聚到校第七次黨代會的各項工作部署上來,校第七次黨代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宣傳組組織開展了“基層工作巡禮”活動。今天推出專題報道第十二期:《林學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發展高質量》。
自校第六次黨代會以來,在校黨委校行政的正確領導下,林學院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重要精神,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聚焦立德樹人,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路,扎實的舉措,切實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凝聚起學院發展的強大動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學院先后榮獲“河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河南省教育系統“五好關工委”等榮譽稱號。
一、高舉旗幟,強基固本,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堅持學院黨委對學院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提高謀劃發展、凝聚發展的能力。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使全體黨員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意識更加堅強。八年來,學院黨委兩獲“河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一是著力支部建設,打造堅強堡壘。強化學院黨委的主體責任,建立了學院黨委委員聯系黨支部制度。學院黨委定期研究黨建工作。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培訓,增強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二是創新活動方式,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實施“黨旗增輝”黨支部組織生活項目化管理實施方案,大大激發支部生活活力;舉辦“學黨史 頌黨恩 跟黨走”特色黨日活動,組織教工黨員參加“大別山干部學院培訓班”、“紅旗渠精神”專題學習,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成立“紅色圖書角”,加強黨員學習交流。三是多管齊下管理黨員,確保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實施了黨員發展“三評一會”制度,嚴把黨員發展入口關,突出政治標準,層層篩選,規范程序,堅持把培養教育貫穿全過程,提高新黨員的綜合素質。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學院堅持每周一黨委會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集體研究,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有關要求,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
加強黨建理論研究。學院《創先爭優與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創新研究》獲河南省“創先爭優與黨的先進性建設”主題研討活動一等獎,論文《高校基層學院黨委在學院事業發展中的作用發揮機制研究》、《“三三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分獲河南省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三等獎。
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參加學院黨委專題民主生活會并講授專題黨課
二、以本為本,潛心問道,促進教學高水平提升
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強化“厚基礎、重實踐、強素質、求創新”育人特色,“頂天立地型”的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形成,“創新創業型”實踐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平臺建設初見成效。八年來,累計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4500余人。不斷完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經過廢、改、立,健全了教學工作管理規章制度,完善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以楊喜田為帶頭人的生態修復教學團隊被評為河南農業大學黃大年式教學團隊,引進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校特聘教授1人。學院每年舉辦林苑“道德講堂”、“教授講堂”、“成長成才”系列報告會平均20場,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為我院師生作報告百余次,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學術交流的平臺。1人被評為“河南省師德標兵”,1人被評為“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被評為“首屆河南省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被評為“優秀教育管理人才”,1人被評為河南省“最美教師”,1人獲河南省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并被授予“河南省教學技能標兵”稱號。
國家重獎科技功臣-學院范國強教授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三、搶抓機遇,厚植基礎,提高學科內涵式發展
學院學科建設工作成效顯著。現擁有教育部高校林木種質資源創新和生長發育調控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國家林業局農田防護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原地區森林資源培育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優質花卉蔬菜種苗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風景園林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林木生物質高值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城鄉綠地資源調控與景觀生態設計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雞公山國家級農科教人才培養基地、河南特色小鎮項目管理中心等9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學院實驗室分學科團隊實驗室、公共科研實驗室和教學實驗室三個層次,面積超過3000㎡,試驗地近200畝,實習(實踐)基地14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4000萬元,資料室擁有外文數據庫10個,圖書10萬余冊。擁有林學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林學院士工作站,林學和風景園林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林學、生態學、風景園林學和城鄉規劃學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其中森林培育學和風景園林學為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林學、風景園林學、生態學為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
學院與雞公山國家農科教人才培養基地項目簽約
學院風景園林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通過專家現場評估
學院重視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八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0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以上32項,SCI、EI、ISTP、一級學報發表論文200余篇,主(參)編著作48余部。與日本信州大學、日本三重大學、日本香川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美國北卡州立大學等校建立了友好關系,經常進行學術交流,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
河南省外國專家局國際人才合作項目-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陳倩教授在學院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唱響新時代思政主旋律
學院學生工作以“重品行、厚基礎、強能力、寬適應”為育人理念,以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全體成才”為目標,以“樂雅計劃”、“樂學工程”、“樂創行動”為主線,構建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機制。八年來,學院立足校院歷史和實際、立足專業特點和實際、立足學生成長規律和實際,打造“創藝林苑”特色品牌,推進了“人文林苑”、“高雅林苑”、“學術林苑”建設。學生創作的“讓農大石頭開了花”、“樹葉作畫成網紅”、“石墩、窨井蓋穿上卡通衣”備受媒體和師生關注,提高了學校的美譽度。學院團委榮獲“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1人被評為河南省“首屆最美大學生”。學院多次榮獲校“學生工作先進單位”、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先進單位”、校“基礎文明創建先進單位”等榮譽。
學院王雅清獲首屆“河南最美大學生”稱號
五、振奮精神,勇于擔當,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學院深化產學研結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強與地方、企業的合作,為區域發展和產業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來,學院牽頭開展林業廳河南省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工作,分赴44個縣區開展調查,為地方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先后舉辦了鄭州市營造林技術暨生態公益林管理培訓班,進行了漯河市城鄉綠地資源信息管理系統與數據庫建設,河南省鄉土植物園規劃咨詢,南陽市及洛陽市綠地系統規劃,河南省園林城市創建的衛星影像提取與分析等工作,加強了城鄉人居環境服務社會能力,擴大了林學院的社會影響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大放異彩。連續四年成功申報“印象長白山”系列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八年來共組建700余支社會實踐團隊奔赴全國各地開展政策宣講、社會調研、義務支教、科技支農等專題活動,先后多次被《河南日報》、《鄭州日報》、河南電視臺等媒體報道。學院打造的雷鋒站 “四點鐘課堂”社會影響巨大,自2009年成立以來累計參與志愿者已達2280余人次,服務次數610余次,輔導的學生已有15000余人次,獲全國“希望工程激勵行動”一等獎、激勵成果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志愿服務項目”。
回顧過去,歲月崢嶸;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林院人凝心聚力,不忘初心,堅守夢想,奮勇向前,在今后工作中將緊緊圍繞“雙一流”建設,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為河南省林業、鄉村振興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在線咨詢
微信咨詢
電話咨詢
藝考官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