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宣華,北京電影學院聲音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目前開設聲音學院的專業(yè)課,包括曲式與作品分析、民族音樂概論、音樂基礎理論等,以及全校公選課的教學,包括音樂作品賞析、電影音樂等。
今年已是楊宣華老師在北影執(zhí)教的第二十個年頭。二十年來,楊老師與電影學院為伴、與電影音樂為伴,以她熱情洋溢的授課模式、聲情并茂的教學方法、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獲得了一屆又一屆學生們的愛戴,她所教授的電影音樂課程也成為了電影學院的明星課程之一。新學期開課伊始,融媒體中心記者很榮幸地采訪到了這位備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聲音是電影中必不可少、獨具魅力的表現(xiàn)元素,它使影視藝術(shù)不再是單一的視覺表達,它讓我們通過不同的感官與創(chuàng)作者共情。電影音樂作為電影聲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部影片中是不可或缺的。楊宣華老師認為,對于每個學習電影的同學,通曉電影音樂是一種必不可少的修養(yǎng)。
“電影音樂實際上是一種意識,我跟所有非聲音學院的同學都這么說,如果你之前看電影只是重視故事好不好看、演員是不是表演到位、劇情的發(fā)展是不是跌宕起伏,那么當你上完這門課,如果你能夠留出15%到20%的注意力給音樂,你這個課就上成功了。”
音樂在整個聲音的敘事和表達當中,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楊老師精心為同學們準備了多部精彩影片的音樂片段,分門別類、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電影音樂的巨大魅力。偶爾,楊老師還會“一展歌喉”,通過運用不同的方式演繹電影音樂,讓同學們感受到其中傳遞的不同信息和情感。
在課后的采訪中,18級影視制作劉一格同學說到,“在楊老師的課上,無論從音樂方面還是從電影音樂的方面、從經(jīng)典的到時下流行,都有非常全面的影片作為素材,這也讓我們對電影音樂知識有了更全面的認知。”同班的戴叔伯同學表示,“學電影‘視’和‘聽’都比較重要,聲音也是電影學習的一個特別重要的部分,不應該被忽略。跟著楊老師學習電影聲音和電影音樂,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從聲音方面去理解電影。”
二十年來,楊老師天天和學生們在一起,對電影學院的同學無比熟悉,談到這些孩子,楊老師總是充滿了驕傲和贊賞,同時也有著殷切的期許。
“聰明的同學應該是腳踏實地的,懂得像海綿一樣把所有的知識都吸收過來,將來有朝一日,他才有可能厚積薄發(fā)。”“一定要多看書、多看片子。電影學院的同學喜歡在一起談創(chuàng)作,這是應該的,但在談創(chuàng)作前,一定要多看書,并善于學習和總結(jié)。”
“我基本在沒有課的時候都會去圖書館的,因為這里安靜、書多,需要查閱資料的時候隨時可以拿出來。當你讀書越多,你會越覺得自己很無知,未知的領域太廣闊了。因此,我希望同學們必須堅持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看片子本身也是一種學習。對電影學院的同學來說,除了學校提供的各種交流機會之外,一定去多看電影。看電影是一種跟導演、制片人、演員等所有參與者對話的過程,你安靜的看片子的時候,就會明白很多創(chuàng)作者想傳遞的信息,去思考他們是怎么拍攝的,這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陔娪皩W院,同事前輩是我的老師,學生也是我的老師。跟每個同學聊天,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有一些新鮮事物他們就是比你懂得更多、理解得更深入。現(xiàn)在的同學都是90后,甚至00后,他們身上的活力,熱情,都時刻感染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