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統考過后就開始備戰校考了,然而小橋了解到,隨著省統考地位的進一步強化,目前很多藝考生還在猶豫要不要參加校考。
猶豫的原因無非是擔心校考會耽誤文化課的復習、等統考成績出來再決定是否參加校考、絕大多省份和院校都承認統考成績后校考不重要了等等。在此,小橋提醒所有藝考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千萬別猶豫了,不管你是啥情況,只有參加了校考,藝考生的出路才可能更好!自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2021年10月16日《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發布以來,省統考的地位一再被強化。教育部強調:
1.省級統考已涵蓋的專業,高校一般應直接使用統考成績作為考生的專業考試成績。確有必要進行補充考核的藝術類本科專業,高校可面向省級統考合格生源組織校考,并須將考試工作方案報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定。2.藝術類專業點設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統考涉及的專業,不得組織校考,應直接使用省級統考成績。省級統考未涵蓋的藝術類專業,高校可組織校考。
3.各省(區、市)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擴大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范圍,到2024年基本實現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全覆蓋。對于生源極少或考試組織確有困難的個別專業,可通過省際間聯合組織或“考評分離”等方式實施。
4.對于少數專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的藝術院校,對考生藝術天賦、專業技能或基本功有較高要求的高水平藝術類專業,可按程序申請在省級統考基礎上組織校考。
5.對于美術學類和設計學類專業,除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外,高校不再組織校考。
6.高校藝術類專業校考原則上在學校所在地組織,確有必要在異地設立考點的,須經考點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且校外考點數量最多不得超過5個。
按教育部的規定,2022年仍有校考的院校較往年少得可憐。使用省級統考成績錄取,對很多藝考生來說,考好省統考成為第一選擇。特別是對按專業成績排序投檔錄取省份(如貴州省、海南省)的藝考生來說,省統考就是一次“生死”之戰,僅有一次機會。
考好了就能順利進入大學,考失敗了在這一年就沒有了彌補的機會。比如,四川省除編導類專業、陜西省除播音編導類專業外,也都按照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投檔錄取。但除了上述四個省份外,其他省份的絕大多數專業都是按專業課專業和文化課成績,按比例折算的綜合成績進行投檔錄取。
也就是說,哪怕專業省統考失利,這些省份的藝考生還有靠提升文化課成績和利用參加校考的機會來彌補。
為了能考上更好的院校,在普遍使用省級統考成績的大背景下,校考將異常走俏。
校考走俏是不是意味著校考難度大增呢?不完全是!因為校考與統考各自在備考的側重點上是不一樣的。
眾所周知,統考是門基礎性考試,也是一個資格性的考試,是校考的通行證。
有藝考生甚至會擔心自己統考過不了線,那些因擔心過不了統考線而猶豫要不要參加校考的藝考生,其實你真的多慮了!
統考過線率普遍偏高,特別是美術類專業,過線率超過99%的省份都有好幾個。
如果真的統考線都過不了,那就真不要走藝考之路了,還是專心走普通高考之路吧。
相對省統考而言,校考更側重于院校自身個性和特色,考試內容會因為院校的不同而紛繁復雜、豐富多樣。
因為校考是根據學校自身的考試大綱進行自主招生、自主命題、自主評卷的。對藝考生而言,難度也因人而異。比如美術校考,有加試設計的,也有考命題色彩或素描的等等。
總體而言,校考考查的是藝考生是否符合了該院校的個性化要求,這就給很多追求個性化的藝考生帶來了眾多機會。
按照教育部的藝考政策,校考院校減少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緩解了藝考生要在短時間輾轉奔波于各大院校之間的壓力了,節約了時間和金錢。
但統考最大的短板就在于,只有一次機會,成敗都在此一舉!要知道再牛的考生,也可能因為考試當天的身體不適等,導致統考發揮失常而無挽救的機會。
而校考最大的好處,就在于不會因一場考試的失敗而被否定!可以通過多場校考證明自己的實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有沒有參加校考,差別真的很大。
教育部明確規定:“對于少數專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的藝術院校,對考生藝術天賦、專業技能或基本功有較高要求的高水平藝術類專業,可按程序申請在省級統考基礎上組織校考”。
盡管絕大多數院校從2020年起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但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仍是有校考的,而這些仍有校考的院校基本上都是藝術類的頂尖院校。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參照執行院校)及相關專業
一、30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舞蹈學院
中國戲曲學院 天津音樂學院
天津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
沈陽音樂學院 吉林藝術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
南京藝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
景德鎮陶瓷大學 山東藝術學院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武漢音樂學院
四川音樂學院 廣州美術學院
星海音樂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 云南藝術學院
西安美術學院 西安音樂學院
二、18所參照獨立設置執行的本科院校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服裝學院
天津工業大學 東華大學
江南大學 哈爾濱音樂學院
上海大學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北京印刷學院(限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動畫、繪畫等4個本科專業)
蘇州大學(限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等4個專業)
浙江傳媒學院(限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攝影、錄音藝術、影視攝影與制作等5個專業)
浙江理工大學(限服裝與服飾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等5個專業)
內蒙古藝術學院(限音樂表演、表演、音樂學等3個專業)
浙江音樂學院(限音樂學、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表演、藝術與科技等8個專業)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限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等3個專業)
河北美術學院(限書法學、雕塑、藝術與科技、動畫、數字媒體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服裝與服飾設計、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影視攝影與制作、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等11個專業)
(注:院校名單若有變動,以教育部最新公布為準)
而參加校考后就能讓藝考生有更多被錄取的機會,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參加校考大大增加被錄取的機會。
教育部規定,“要積極采取線上考試或使用省級統考成績進行初選等方式,嚴格控制現場校考人數,原則上不超過相關專業招生計劃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設置校考考點,所有高校藝術類專業校考工作均在學校所在地組織。”這樣的規定,在很大程度上“嚇退”了想憑運氣進名校的藝考生,同時又為想真正沖刺藝術名校的考生創造了機會。與此同時,參加校考沒有報考院校多少的限制,適當地多報考幾所就能提高被錄取的命中率。只要考生有足夠的信心,哪怕某一場發揮不好,還有接下來的幾場考試,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總不至于因一次考試失敗而被埋沒。
從錄取上看,校考錄取比例遠高于統考。選擇校考,就是選擇多給自己幾次考試的機會!不管是專業基礎薄弱還是專業優勢明顯的考生,在校考中都可以兼報多個科目,考生就可以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報考。
藝考生在選擇校考院校時一定要揚長避短,比如美術藝考生,假如在設計方面比較強,你在校考時就應該選擇設計類優勢明顯的院校,以避免自己在素描、色彩方面的不足,做到以優補弱。小編統計發現,在每年校考院校的錄取中,都會出現在部分省份沒有錄滿的情況。這時各院校會以專業及文化課成績優秀的校考生依次補錄。
通過對近年各省藝術類專業補錄情況分析發現,在本科專業補錄的院校中近9成為校考院校,統考補錄的情況很少。相對統考而言,校考的備考時間更長,備考更有針對性,更利于考生發揮自己的優勢。
特別是在統考結束后,那些選擇繼續參加校考集訓的藝考生,在培訓機構的針對性極強的集訓中經常創造了很多奇跡。
原因就在于這些校考院校在藝術類專業招生錄取中擁有很大的獨立自主權,不僅可自行劃定不受省教育部門限制的本校藝術類本科文化和專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還可以不編制分省分專業的招生計劃。
提前批次或第一批次的優先錄取權,也讓這些校考院校自主優勢明顯。
既然校考有那么多的優勢,那么哪些藝考生最好參加校考呢?根據我們的分析,這幾類考生參加校考才是明智選擇:
一是統考失利的考生
雖說統考過線率高,但并不排除發揮失常的可能。
面對統考一考定乾坤的大勢,統考失利的考生一定要選擇校考來彌補。但千萬不能等能統考成績公布后才決定是否參加校考集訓,那樣校考集訓時間大大縮短,極不利于備考。
二是想考藝術名校的考生
藝術名校基本上都是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如央美、中戲、北電、國美、上戲等等,而這些院校都是要求校考的。我們都知道,專業性強的藝術院校都要求校考,這就給那些想上專業名校、在專業上更上層樓的考生提供了更多機會。
這類考生哪怕是統考時考得很好,也不要放棄參加校考,這兩者并不沖突,參加校考的目的就是選擇更滿意的院校,也是為了增加錄取的幾率,不給自己留下萬一滑檔的遺憾。按教育部的規定,在取消校考使用統考成績的同時,也提高了藝術生的文化成績要求。
文化成績好主要是指成績在420分以上的考生,這類考生要充分利用文化成績的優勢,盡可能地沖名校。
文化成績好但專業偏弱者,可選擇側重于理論類的藝術專業;如果專業實力也強,那就可以選擇文化要求較高的院校。校考的最大特點就是院校自主招生的個性化,對專業藝術院校來說,很多專業更看重考生對藝術感知的能力,而不是目前你的專業的強弱。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只要過了統考線,針對性極強的校考正是個性化藝考生實現逆襲的最好機會。
綜上所述,沒有經歷過校考的藝考是不完整的藝考,對所有藝考生而言,統考和校考都不可輕視!保統考,再爭校考才是保證藝考生順利錄取的最佳備考方案!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趁現在還來得及,仍在猶豫的藝考生,趕緊備考校考!讓自己的藝術夢想有著無限可能!
對要校考的學生而言,要明確知道所要報考院校的詳細信息,仔細閱讀簡章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六點是報考前必須從簡章中提煉出的信息,大家在分析簡章的時候可以著重關注。
藝術生是否有資格報考某一所高校,首先要從該校的招生簡章中查詢信息,比如有的學校會對統(聯)考成績有要求,有的專業會對身高有要求等。
確定報考條件是查看招生簡章中的第一步,一般情況下,各高校的藝術類專業有各方面限制的大概有以下2種,一類是播音主持、影視表演這類專業對身高的要求,第二類是美術專業對是否通過省統(聯)考以及色弱色盲的要求,比如南京藝術學院對外省考生參加校考的要求是必須通過本省的統考專業合格線才有資格報考。
通常情況下,藝術類招生簡章中會有一個招生計劃表,里面包含招收哪些省份生源、招收的專業、以及各專業在各省的招生名額,如果招生簡章中沒有注明招生省份和計劃,考生可以主動打電話給高校招生辦確認一下,或者登入各大院校招生網查看招生計劃。
像比較知名的藝術類高校都是全國招生的,都是不作分省計劃,全國生源擇優錄取。比如中國傳媒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
高校歷年的藝術類專業成績分數線和文化課投檔線是考生報考該校需要參考的重要信息,最好是查詢近三年來高校的專業課和文化課錄取線,也有些院校錄取分數線不會公布,所以可以咨詢上屆考入對應學校的學長學姐。綜合分析,然后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報考。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學校的專業會有科目分數限制。對于不太會查資料的家長,建議家長們直接去查閱院校的官方網站,查詢歷年的錄取分數線、招生計劃等等。
藝術類招生簡章中會注明各專業的報名時間、報名地點、考試時間、考試地點以及考試注意事項。大多數院校報名方式為網上報名,所以需要在該院校考試報名系統開通之后登入報名填寫報名資料繳納報名費;有的院校要求現場報名,現場繳費。
各高校的藝術類校考一般都會選擇在每年的1、2、3月份到各省指定的考試地點集中考試,考試地點會在招生簡章中注明,有的院校考點較多,可以就近選擇考點。確定好考試時間,考生就可以根據各高校考試時間的不同安排參加不同學校的考試。我們也會及時發布相關院校信息,大家要及時留意最新動態。
各高校對某些專業的考試內容會有所不同,比如美術專業招生,可能在素描考試中會有石膏、半身、頭像、默寫等不同的考試內容,音樂專業有些專業院校會指定演奏或演唱曲目,表演專業考試一般要求唱民族歌曲,播音主持考試會涉及到指定稿件和模擬主持,編導考試這幾年一些院校增加了面試的內容。
確定好考試內容后,再根據自己擅長的考試內容確定報考學校。
各高校對藝術類專業的錄取原則是千差萬別,總結起來大概有這么幾種錄取方式。
(1)文化和專業雙過線,按照文化課成績擇優錄取;這類院校非常少,比如山東省各院校的工業設計專業是按照文化課成績排名錄取的。這類院校和專業,適合文化課比較好的考生報考。
(2)文化和專業雙過線,按照專業課成績擇優錄取,這類院校不少;這類專業對于專業課好的考生最有利,如果考試成績排名在招生人數之內,就是我們常說的進入“小圈”的,那么錄取基本沒問題。
(3)文化和專業雙過線,文化課和專業課各占一定比例,合成綜合分,按照綜合分排名錄取,這類院校最多;文化課占比大的,適合文化成績比較好的考生。
(4)文化課和專業雙過線,文化課、聯考成績、校考成績各占一定比例合成綜合分,按照綜合分來錄取,這類院校主要是湖北省一本院校,且只對湖北考生是這樣錄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