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傳媒
關注:4528人
專業:編導, 表演, 播音主持, 美術, 攝影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沈北路30號
繼首批試點省市上海、浙江,第二批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實施高考綜合改革之后,我省作為第三批改革省份,已于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這是自恢復高考以來我省最全面、最深入、最觸及本質的一次改革。
我省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既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要求,又充分吸收和借鑒了前兩批試點省市高考改革的成功經驗,同時結合我省實際,通過調整和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建立和規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深化統一高考改革、穩妥實施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改革等主要任務,到2021年,在我省初步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我省的方案具有以下特點:
1. 關注整體設計,實施系統改革
《遼寧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確定了工作目標:我省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實行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模式;穩妥實施高等職業院校考試招生改革。到2021年,初步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
可見本輪高考綜合改革,以統一高考為突破口,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和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進行了整體設計。在改革領域上涵蓋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改革主體上,涉及考試高中學校、高等學校、招生機構;在改革內容上,包含考試形式、考試內容、招生錄取方式和監督管理機制,突出整體性和系統性,形成貫通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多類型、長鏈條、全方位的綜合改革,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高考綜合改革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2. 注重學生發展,突出自主選擇
本輪高考綜合改革,從教育教學改革、考試改革、招生錄取改革到高校人才培養改革均體現了育人為本的理念,加快構建更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個性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
一是調整和完善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根據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教育考試規定,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制度。《實施方案》規定:我省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起,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兩類,它們分別承擔不同的考試功能,在不同的時間分開實施,獨立設計。合格性考試成績作為普通高中學生畢業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重要依據,其考試科目實現全覆蓋,包括了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的全部14門科目,可以有力地避免學生嚴重偏科現象的發生,在強化基礎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考試時間的安排也有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最大限度減少對學校教學秩序的影響;選擇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其考試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考生選擇其中3門參加考試。考生在選擇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時,首先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作為首選考試科目,每科100分,以原始分呈現;然后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作為再選考試科目,每科均為100分,以轉換后的等級分呈現。選擇性考試的設計突出選擇性,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增加學生的選擇空間,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更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愛好特長并加以培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得到最好的發展。
二是取消文理分科,提供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數學科目不再區分文理科,所有的考生將使用相同的數學試卷。學生將依據個人學習興趣、志向、學科優勢及高校分專業選科要求來選擇確定選擇性考試科目,可以文理跨界混搭選課,學生的知識結構將變得更加多元。這種設計既擴大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促進學生文科思維能力和理科思維能力的融合碰撞,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又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同時增加人才素質結構的多元性。
3. 實行綜合評價,推進素質教育
自2021年起,高考統一考試招生將采取“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一參考就是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建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并將其作為學生升學的參考,是本次高考綜合改革的重要制度設計。
《實施方案》要求建立并規范高中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涵蓋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含勞動實踐)5個方面,主要考察學生愛國情懷、遵紀守法、創新思維、體質達標、審美能力、勞動實踐等,全面客觀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發展情況。
通過綜合素質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綜合素質評價客觀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情況,有利于促進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完善,積極主動地發展,是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
通過綜合素質評價,完善人才選拔標準。有利于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從過于關注學生成績向更加關注學生發展過程轉變,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把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合起來選拔人才,不僅考查學生的學業水平,還關注到學生的行為表現、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情況,評價方式更加科學合理,從只看“冷冰冰的分”,到關注“活生生的人”,實現知行統一,促使高考招生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通過綜合素質評價,適應高校人才選拔的需要。在我省招生的高校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提出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辦法。各高中學校把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提供給高校,有助于高校選拔到更適合學校人才培養特色和專業發展要求的學生。
可見,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在評價導向上,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主動發展;在評價功能上,能夠發揮過程性評價作用,從“招分”到“招人”,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
4. 改進招考方式,促進科學選才
眾所周知,學術型和技術技能型兩類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培養方式相同,選拔標準和方式也應該有所區別。本次改革的任務之一就是穩妥實施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改革,進一步完善了高職(專科)院校招生錄取體系。
《實施方案》明確,完善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辦法,將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與普通本科教育考試招生相對分開。高職院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評價方式。這種方案設計是實現高職院校的考試招生與普通高校相對分開,遵循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選拔規律、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需要。通過完善高職(專科)院校招生錄取體系的制度,推進分類考試招生,倡導知識與技能并重,這樣既有利于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選拔,也為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成長創造良好土壤。
《實施方案》還明確,普通高中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必須參加招生院校組織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招生院校參考考生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以職業適應性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為主要依據,擇優錄取。這種設計必然會促進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有效推進和扎實開展。另外分類考試招生使部分學生盡早從普通高考的備考壓力中解放出來,盡早選擇適合自己的高等職業教育,可以減輕學生負擔。
另外,錄取方式和錄取志愿設置也發生了變化。《實施方案》明確,新高考將依據考生首選物理和歷史科目的不同,按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分別投檔錄取;考生志愿由“專業+學校”組成,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增加高等學校和學生雙向選擇的機會。
從考生個人利益看,這種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考生的專業選擇權。在考生的選考科目與招生專業相符的前提下,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專業理想自由選擇志愿。使得自己的專業選擇權得到更充分尊重,利益得到更好地維護。同時這種設計能夠吸引更多考生選擇自己擅長并心儀的專業,滿意度會得到大幅提升,增加其學習動力,利于個人長遠發展。
從高中學校來看,這種設計能夠促使高中學校更加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多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取向和專業志向,促進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促使高中教育健康發展。
從高等學校來看,這種設計有利于高校錄取到具有明確專業志向的學生,高校培養契合度也大幅提升,有利于人才培養,有利于國家相關領域人才隊伍建設。但對高校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5. 優化賦分辦法,促進教育公平
首先,《實施方案》合理設計選擇性考試再選科目的賦分規則。每科原始分為100分,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的賦分起點,滿分100分。將考生每門選擇性考試再選科目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選擇性考試科目的人數。選擇性考試再選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區間,根據線性轉換公式計算得到考生的等級分。這種賦分辦法的原理為:同一學科根據原始分高低進行排名、按照排名順序劃定排名等級;不同學科,排名等級相同賦分范圍相同、同一等級原始分等比例轉換得到等級轉換分。
這種賦分辦法的優點:一是能夠較好解決再選科目之間分數不等值問題,由于再選科目試題難度差異和報考相應學科的考生群體不同,所以再選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其分數不能直接簡單相加參加高校招生錄取,通過轉換成等級分,解決不可比、不可加問題,保證公平; 二是符合我省省情。等級區間比例及賦分區間的劃定依據我省往屆考生的實際狀況,在對歷年高考成績、錄取數據進行分析、演算的基礎上,通過數學建模,在接受度、區分度、擬全度、提升度以及穩定性和適應性的評價標準框架內確定的,符合我省實際。三是按這種賦分辦法,能夠保持考生每門學科轉換后成績的排名順序與原始成績的排名順序不變,確保成績轉換的公平公正;四是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考生的成績具有良好的區分度,滿足高校人才選拔需要。
其次,我省將繼續深入實施招生“陽光工程”,不斷完善學校招生章程制定和公布制度,強化招生政策、招生計劃、實施過程和錄取結果等信息公開。在考試招生過程中,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嚴肅查處違規行為,并及時公布處理結果。進一步加強行政管理,引導學校健全自律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共同維護考試招生秩序,保證公正公平。
本次高考綜合改革是一次最全面、最系統、最深刻、的改革,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改革的意義,明確改革的目標、任務,把握我省《實施方案》的特點,并積極應對,大家共同努力,全力推進我省高考綜合改革順利實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