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985 教育部直屬 雙一流
關注:1304人
專業: 美術, 舞蹈, 音樂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麓山南路
“這所學校是你們心中理想的大學嗎?對未來的大學生活,你們有著怎樣的規劃和期許?”“面對著全新的大學生活,你們應該怎么度過?”9月26日,中南講堂,中南大學黨委書記易紅在2018級新生思政第一課上,帶領大家走進中南大學的前世今生,在歷史的光陰中,解讀中南精神;在奮斗的故事中,感受中南人的情懷。易紅勉勵大家:堅定信念、認真讀書、修身養性,傳承中南精神,綻放中南夢想。
走近中南大學,感受中南精神之美
對于新同學們剛剛進入的大學,易紅覺得,“中南的魅力,除了外在之美,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之美?!睆闹袊Y造型的校徽,到“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校訓,再到“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風,易紅從大家收到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上的一字一圖說起,闡釋蘊含在其中的中南精神。
而相較于這濃縮的標識的簡潔表達,易紅用了更多的篇幅講述了一個又一個中南人的故事:陳新民帶領師生用7個月時間完成中南礦冶學院的組建工作、百年湘雅抗戰中流亡辦學、長沙鐵道學院師生自己用板車建出的創業樓,這是中南人的初始故事、精神源頭。世界上首次分離出沙眼病毒,被國際譽為“衣原體”之父的湯飛凡;被稱為中國銻冶金研究開拓者的趙天從;“地洼學”創始人,“大地之子”陳國達;中國粉末冶金奠基人黃培云;“侯氏定律”提出者,國際著名數學家侯振挺;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梁穩根;博士畢業后,毅然選擇到新疆工作的金冠華;患有腦癱,卻自強不息的中南學子莫天池……在易紅看來,這些從民族解放戰爭時代、社會主義建設時代、改革開放時代走到新時代的一代代中南人,“雖然所處環境不同,但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與祖國共命運。他們自覺地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需要融為一體,用自己的青春奮斗服務祖國,服務人民,在推動時代進步中書寫自己的人生華章。這是中南青年的精神特質,也是中南青年的紅色基因?!薄爸心系木癫皇菓{空產生的,而是溯源于它深厚的歷史,在一代代中南人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中凝結出來的?!?/p>
送你三點希望,奮進中綻放中南夢想
如今,接力棒傳到了新一代中南人手中,中南的未來還需要新一代中南人來創造。面對75.1%是00后的2018級本科新生,易紅滿懷期待:“你們這一代,趕上了‘離中華民族美好夢想最近的時代’,是幸運的一代,光榮的一代,同時,也是責任重大,任務艱巨的一代,更是大有作為的一代,因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將在你們手中實現!”
作為黨委書記和師長,易紅給同學們提出三點希望:
一是堅定信念。“希望你們始終心懷時代的舞臺,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向善 求真 唯美 有容”的中南精神,多一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堅決,少一點“患得患失”的猶豫,在不斷的學習和社會的錘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塑造自己的價值?!?/p>
二是認真讀書。大學階段是人一生當中最好的讀書時光,學校有優良的讀書環境,有好老師,有志同道合的同學,我們要珍惜這樣的時光,認真讀書,刻苦鉆研,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要明確的是,大學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知識,更是為了發展和創造知識。這種發展和創造,源于廣泛而深入的閱讀,源于對現有理論、技術獨立地思考和批判,源于對權威和常識的質疑和質詢,“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只有具備了追求真理的品質,才有可能引領社會的進步。
三是修身養性。大學是人一生重要的轉折時期,從現在開始,你們將要獨自生活、獨立擔當。在這個過程中,你們需要盡快地轉變自己。既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樸素的生活作風,學會感恩國家、感恩社會、感恩家庭、感恩他人,關心同學、大度包容,培育開闊坦蕩的胸襟,也要學會正確面對挫折,不負初心,堅持前進,陶冶自己的情操,強健自己的體魄,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易紅還與大家重申了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們提出的要求,要求大家堅定理想信念,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希望大家牢記總書記囑托,在邁向理想的道路上,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在逐夢路上,書寫最美的青春篇章。
現場反響:自豪中南人,接好時代發展的接力棒
從歷史到現在,從走近到了解,易紅用中南人的故事帶領新一代中南人領略中南、了解中南、融入中南,更用一代代中南人寫就的中南精神引領大家用實際行動勇立時代潮頭、勇當報國先鋒。
一個多小時的課程里,中南講堂井然有序。身著統一軍訓裝的2018級新生們精神飽滿,專心聽講。課后,同學們紛紛感嘆于歷代中南人艱苦奮斗的歷史,并為自己能成為一名中南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臨床五年類新生張欣怡的父親從事地質相關工作,父親很多同事都是中南人,這讓她從小便對中南大學有所了解。聽了易紅書記的課后,她對大學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大學不只是要學好專業知識,更要學會思考,敢于質疑;要有遠大理想,還要堅定信念,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設計學類新生馬遠致激動地說:“初入中南,并不知其歷史淵源;但在聽完易紅教授生動的講座之后,我發現我的余生從此與中南大學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作為一名中南人,我會接好時代發展的接力棒,做到‘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勵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