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1301人
專業:編導, 美術, 攝影, 書法, 數字媒體, 舞蹈, 音樂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中路37號 沙坪壩校區:重慶市沙坪壩區天陳路12號 北碚校區:重慶市北碚區團山堡1號
9月10日晚8時,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教育部主辦的2018“尋找最美教師”評選結果在央視揭曉,我校鄭璇老師獲評“全國最美教師”。
鄭璇老師是我國第一位自主培養的聾人博士,畢業時放棄高薪投身特殊教育事業,在我校特殊教育一線默默奉獻,春風化雨大愛無聲,用淳樸師德教育感化每一位學生。作為一名聾人教師,自身的經歷讓她深深明白一個特殊孩子的成長成才是多么艱難。軍訓時,她天天陪在學生身邊,為他們翻譯教官的指令;中秋佳節,她自己掏錢為留守學校的貧困生送去月餅,舉辦茶話會;大年三十,她把失去父母雙親的聾生接到家中吃年飯,共看春晚;學生深夜突發急病,她親自護送到醫院掛急診并墊付醫藥費,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特教專業涌現出了一大批勵志聾生典型。為了把孩子們教好,她常常備課到深夜,2013年底臨盆在即,她仍挺著大肚子天天跑學校上課和指導學生論文,剖腹產手術后僅二十天就在家中召開研究生小組會,大家都說她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她嚴謹治學崇尚學術,為特殊教育研究做出突出貢獻。近十年來,她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代表城市手勢語料采集、信息標注和語料庫建設”等6個項目;主研“中國手語類標記與類標記謂語研究”等國家級重大項目4項和市級項目4項;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1篇;出版三本專著和多本譯著;此外2015年她受邀擔任國家通用手語重大課題結題會的專家評審。學術界同行評價鄭璇:“開創了中國聾人進入大學任教并獲副教授職稱和碩士生導師資格的先河”。
她心系特教牽手海外,于中美聾教育勇筑友誼橋梁。2016年秋,鄭璇作為我國首位公派聾人教師前往美國圣克勞德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下屬的聾校孔子課堂從事為期一年的教學科研工作,她的這趟美國之行直接促進了中美聾教育合作與交流。在她的推動下,中國聾校和美國聾校建立了友好關系,大學之間也簽署了一系列協議,開展了相關合作。2017年8月,她以兼職研究員的身份啟動了一個全新的項目——中美聾人教育與就業比較研究。
她結緣西藏特殊群體,以熱忱滿懷致力提升特教質量。鄭璇在她的第一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題后,她選擇了西藏手語作為她的研究對象,申請了第二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此后,她多次入藏,每次到達之后,她都會不顧身體上的不適,參加社會聾人舉辦的活動。在周末掃盲班上,她綜合運用漢語、藏語、漢手語和藏手語四種語言進行講解,讓學生真正理解學習的內容。
“唇耕手耘”,推開希望之門,身體力行搭建“聾”、“聽”世界橋梁,她讓無聲的夢想盡情綻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