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就只用學習國際課程嗎?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并不這么認為,區別于傳統音樂學校,學校從創立之初便希望給學習音樂的孩子多種學業規劃和職業發展方向,將中文課程、國際課程和專業課程融入一體。
因此,學校非常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文化課程與音樂課程同等重要,尤其是今年疫情的爆發,越來越讓我們感覺到中國文化的重要性,在我們的課堂里,也探討了更多有關家國情懷的教育主題,使學生在擁有良好文學素養,增加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愛國情懷。
今天,就和我們一起走進中音鼎石課程,探討中文教學的內涵與責任。為此,還特別邀請到學校中文教學組組長王菲老師,為我們深入剖析課程背后蘊含的邏輯與意義。
王菲老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學習對外漢語,對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上課的講授方式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一直堅持的就是對學生的喜愛、對教學的熱愛。
【課堂如何活躍?】
一堂優秀的課堂一定是氣氛活躍的,就像王菲老師的課堂,從來不拘于一種或者某種特定的形式,比如,中文課程融入文學研究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整體性思維,挖掘文學作品更深層次內涵;同時,大量的小組討論鍛煉了學生們分析、思辨與表達能力。
王菲老師曾說過:“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們希望孩子們的眼界是開闊的。”所以她在去年12月便設置了文化主題活動,給學生講述春節的相關內容。
基于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們分成小組,將探究到的知識設計成海報在校園里展示,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們逐步掌握到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無論在課堂中還是下課后,王菲老師都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生提問時,她會專注地看著他們,用心傾聽,然后和他們交流,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在談及中文課程的教學目標時,王菲老師說道:“我們希望通過學習部編版語文教材及其他參考教材,夯實基礎,學習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和適當的學習策略。”
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化閱讀方法由此沉淀為自主閱讀的閱讀能力;鼓勵學生用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逐步培養各類實用類文本的寫作能力。
在這樣的課程學習氛圍下,鋼琴專業學生蘇妮歌爾說到:“語言文化是我們音樂特長生進行有效的音樂創作的基礎。在這里,我們學到的不止是知識,而是掌握了學習的方法。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可見,課程教學成果非常不錯。
【中文課程“云”課堂如何打造】
結合當下時事進行教育教學,是王菲老師在中文“云”課堂中一大教學主線,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發展的蓬勃生命力,而中文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認同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王菲老師談到:“受疫情影響,我們在線上上課,但這并沒有打亂我們的學習計劃。我們會結合疫情,做一些科普;會讀一些新聞,辨一下真假;我們還會寫一些三行詩,致敬生命、致敬一線工作人員。”
同學們剛進行網課時難免會有些浮躁和不適應,但是跟隨王菲老師的腳步,孩子們反觀疫情,對文學課程中的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同學們也慢慢的挑戰狀態,“云”課堂學習加入佳境。
【閱讀對于中文學習也很重要】
無論是學習英文還是學習中文,相通的一點閱讀能力,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之一,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
中文書或者中文課上的文章選材都是專家、老師們基于各種考量認真挑選的,孩子們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他們需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作品類型。
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怎么樣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我們為學生們準備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書籍,包括散文、小說、詩集等,學生們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挑選書籍。
孩子們需要在不斷地挑選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屬,這是能夠讓他們開始閱讀并養成閱讀習慣的重要步驟。
近期,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在家上學,節省了路上的時間,他們的讀書時間開始變得充裕。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這是一個提升閱讀能力不錯的機會,所以,孩子在家并不意味就是沒有機會學習,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作為一所國際學校,老師們一直強調的就是,音樂學習同樣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中文也屬于國際,環境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對學習的熱愛,如果這里符合您對孩子的期望,歡迎有藝術夢想的孩子加入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