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1316人
專業:編導, 播音主持, 美術, 舞蹈, 音樂
地址:廣州市廣州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
9月20日,校黨委書記屈哨兵給工商管理學院2018級100多名新生主講第一堂思政課,以“堅定文化自信”為題,帶領新生們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深入闡述文化自信的背景意義、主要內容和實踐路徑,勉勵廣大青年學子堅定文化自信,爭做時代先鋒。
“大學與中學不同,大學更多需要自主學習和理性判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上課伊始,屈哨兵就希望同學們盡快轉變角色,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
接著,屈哨兵向同學們提出了兩個問題:“什么是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深刻內涵是什么?”在師生互動中幫助同學們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出深入思考和理解國家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每位同學應具備的視野和情懷。
“為什么——文化自信提出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是什么——文化自信的卷次表現和主要內容;怎樣做——文化自信的實踐路徑”,這是屈哨兵這堂思政課的提綱,主題突出,立意高遠,內涵豐富,視角宏大,通俗易懂。
我們為什么要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屈哨兵告訴同學們,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意識形態斗爭復雜性的必然要求,是中國近現代文化探索的必然要求。“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的大問題。”從當代西方民主政治所面臨的困境,到當今中國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從西方學者“歷史終結論”的被打臉,到《無問西東》大熱背后的中國文化自信;從林則徐、康有為、孫中山等仁人志士為救國存亡而艱苦探索的失敗歷程,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最終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奮斗史,屈哨兵在講課中引用了大量案例,翔實生動并有力地論證了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定文化自信,才能走出一條正確的中國道路。當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面臨多樣化社會思潮的挑戰,思想輿論領域大致有紅色、黑色、灰色“三個地帶”,我們必須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守住紅色、亮劍黑色、轉化灰色。
文化自信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個方面的內容。屈哨兵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形成的革命文化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動力。以高鐵運營為代表的中國速度,以“蛟龍”入海為代表的中國深度,以“天眼”為代表的中國高度,以微信“變臉”的中國精度……中國奇跡正在讓世人驚嘆。通過以上生動的例子,屈哨兵鼓勵同學們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有益營養,開闊視野;要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要堅持、發展和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同時,屈哨兵還向同學們推薦了張維為教授所著的“思考中國三部曲”系列(《中國震撼》、《中國觸動》、《中國超越》)和《中國人,你要自信》等書籍,“相信大家閱讀之后,一定會讓你有所思考,讓你感覺到作為一個中國人,會很驕傲很自豪”。
如何做到文化自信?屈哨兵歸納為六個實踐途徑:一是抓住精神內核,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旗幟鮮明反對錯誤思想;三是做好新聞輿論工作,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四是講好中國故事,積極開展國際文化傳播;五是強化教育實踐,構建文化自信的中國話語;六是堅持“雙百”“二為”“兩創”,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當提及我校開展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以及多名老師先后登上中央電視臺熒屏,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出廣大好聲音時,屈哨兵自豪地說這是學校在加強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上作出的實踐和探索,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多閱讀經典,不斷提升自我,堅定文化自信,助力文化繁榮。當講起我校王建業教授及其師陳岱孫先生從海外學成回歸報效祖國的感人事跡時,他叮囑同學們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要不忘報效祖國。
最后,屈哨兵寄語廣大青年學子,在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勤奮學習,善于思考,講好中國話,當好中國人,堅定中國文化自信,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同學們課后紛紛表示,屈書記的這堂思政課立意高遠,視角宏大,既帶領同學們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又融進了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具體問題以及我校實際,讓同學們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大家一定會努力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在文化自信道路上不斷前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