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并非作秀,而是給他人帶去實實在在的溫暖——這是她們對公益最純樸的詮釋。在新疆,有這么一群熱心的人,她們以人為本,踐行南航企業文化精神,多年來,她們走進吐魯番小學,為小學同學們搭起了求學之路,走進愛心偏癱老人院,為她們送去了溫暖與陪伴,走進了新疆的中小學,為孩子們送去了安全與知識,她們就是南航新疆分公司的最美的乘務員……
十年愛心堅守 為吐魯番同學筑起求學之路
2018年5月23日,吐魯番高昌區葡萄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早早就穿起整齊的校服等待著這些遠方的“親人”。而這些“親人”正是來自遠方的南航新疆分公司客艙部運行協調室的成員們。
故事開始于2009年,當時同事們被這里孩子純樸的笑容所吸引,一經校方了解,吐魯番葡萄溝當地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不到一萬元,部分家庭經濟條件十分困難,這就耽誤了孩子們的適齡教育,很多孩子15歲還在讀六年級。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實現夢想,從那一刻起運行協調室就開始了“愛心助學”行動。十年來已經先后資助了100名學生,共計捐款兩萬余元。
隨著捐資助學一年年的開展,運行的同事們每一年來學校看望孩子都精心策劃著各種各樣的活動,這十年間運行協調室有準備了文藝匯演,有向孩子們介紹新疆的風土人情,也有向孩子們介紹禮儀課程等活動,十年間活動的開展深深的拉近了學校和運行協調室的距離。
已經參加7年愛心活動的齊紅收到了一份來自維吾爾族姑娘艾魯菲熱的一幅畫:一個乘務員拉著飛行箱的背影,在藍天白云之間,一架飛機正要沖上云霄。“阿姨,雖然我沒有坐過飛機,但自從上次您帶著我們參觀機庫之后,我就在想你們的時候,把腦海中的記憶都畫出來。”小姑娘拿著畫說道。
南航一直秉承著賦有高度責任感、和諧穩健發展,愛心回報社會的企業文化,多年來運行協調室也持之以恒地踐行這一使命,科室職員換了一波又一波,而這十年圓夢托起新希望的助學卻沒有換,成了運行協調室不可變的傳統。
普及航空安全知識 讓旅客成為航空安全后盾
為什么小桌板要在起飛和下降階段收起?”南航乘務長鄭晶話音剛落,臺下上百雙小手齊刷刷的舉起來搶答,這是南航舉辦的“航空安全進校園”活動現場的一幕。自2016年以來,美麗的南航空姐連續先后走進烏魯木齊第12中學、第15小學、41小學、寶大祥幼兒等所學校,并利用新疆人民廣播電臺電波,向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傳播安全乘機常識,使5000多名師生及聽電臺的群眾們全面學習了航空安全知識。
考慮到很多同學沒有乘過飛機,教員鄭晶以一堂生動的模擬飛行原理點燃了現場氣氛。鄭晶用一張鷹翱翔藍天的圖片和一個“小黃人”的飛行器,再加上簡單的動畫圖片,空氣動力學中飛行俯仰、滾轉、偏航等知識就直觀地進入了同學們的腦中。
“客艙雖小,但滅火瓶、急救藥箱、救生衣、氧氣瓶、防煙面罩等急救設施配備一應齊全,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乘務員會用所學的專業急救知識努力確保乘客及客艙安全。”在12中學的階梯教室,乘務長鄭晶簡單介紹了客艙急救設施。
小旅客也能承擔安全大責任數據顯示,80-90%的航空安全事故由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除了機組人員操作,旅客的配合行為也顯得尤為重要。
萬潔云介紹,在飛機上也不能隨意換座位,因為機上座位分布與飛機平衡密不可分。飛機起飛前,旅客及行李信息都被計入飛機載重,航空公司按照飛機重心要求分發旅客座位、分散擺放行李,并將相關信息發送給機長,以便機組確認飛機重量、重心,從而計算出飛機最適合飛行的高度、速度和油量等相關飛行參數。“飛行中如果座位變化大,會讓飛機重心改變,就會影響飛行安全。但如果旅客確有換座位要求,機組人員分析、判斷對安全無影響后,一般乘務組都會熱情幫助。”萬潔云解釋道。
從校園開始、從孩子抓起、從細節入手,一點一滴傳播客艙安全理念,讓每一名旅客都成為航空安全堅強的后盾,是南航乘務人員送給市民最有用的安全大禮包。
愛心傳承19載 助老敬老獻真情
十九年,對于個人來說,足以讓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孩成長為一名獨立勇敢的少年;對于南航新疆分公司客艙部而言,十九年關愛偏癱老人愛心堅守,讓敬老愛老精神落地生根并一直延續。
從2000年開始,每年的秋天,在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愛心老年偏癱公寓”中,都會有這樣一群年輕的身影出現,她們親切的呼喚著“爺爺奶奶”,給他們帶去生活用品,唱歌、跳舞、過生日、講故事、嘮家常……她們被老人們稱為“南航兒女”。
每當得知“兒女們”要來探望,老人們也非常興奮,早早地就起床洗漱好,在公寓的公共區域等待著南航的志愿者們。一見面,老人們就緊緊地拉著大家的手,歡喜地笑著。已經連續參加5年愛心活動的乘務員古麗說:“去年我去敬老院,一進去梁奶奶就說“我知道你們今天要來,昨天晚上都高興地睡不著,古麗呢?她來了嗎?”我聽了特別感動,就像我奶奶一樣惦記我。”
不僅有歡樂的節目,更有暖心地陪伴。青年志愿者在偏癱公寓里為老人們梳頭、跟他們講航班中的趣事、聆聽老人曾經的故事,一起唱紅歌,大家彼此都希望這溫馨美好的時光過的慢一些久一些。細心地乘務員還準備了指甲油為老人仔細涂抹,“真好,我都多少年沒有涂過指甲油了,我年輕的時候也可愛美了,真好看!”李奶奶說。
每次吃午飯的時候,志愿者每人都拿著小碗喂行動不便的老人吃。因為疾病,一些老人或許無法清晰地用語言表達,但是他們仔細專注猶如看著自己的孩子一般的眼神,已經勝過千言萬語。
2018年的活動中,乘務員吳嘉楠給爺爺奶奶們留下一張便簽:“從小是爺爺奶奶把我帶大,我和他們的感情格外深,在我心里你們和我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親,希望每一位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開心快樂”。
“尊老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為社會公益、為這些老人多做一些,是陽光南航的企業文化使然,也讓乘務員們學習如何更好地服務于老人!”客艙部三分部書記劉瑾說道。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細流匯入愛的海洋,襤褸衣內可藏志,重擔肩下毅更堅,南航新疆分公司客艙部青年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企業文化精神,并將“互相幫助、助人自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志愿者精神發揚和傳承。